皇帝对林墨泉的态度一直很复杂,在皓京,和林墨泉同龄的这些人,谁小时候没有感受到林墨泉这片乌云。
天下承平,皓京的世家子都被家里的长辈逼迫着学习书画诗文,先生水平都差不多,教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差异,但是各有特色,也说不上是谁好谁坏,可是林墨泉的出现,让他们都变成了凑数的,不可雕琢的朽木,被先生拿来作比,被家里的父母指着鼻子骂,恨自个怎么没生个林墨泉这样勤奋有天赋的孩子。
民间到处都是编纂的林墨泉勤勉读书的例子,什么焚膏继晷,毛笔半个月就写秃了,在睡梦中还做着文章,在他们眼里都是放屁。
他们跟林墨泉相处过,这厮惯会在人前做戏,夫子在的时候,他是一心只有圣贤书的呆子,一旦没有大人在场,他玩得比谁都野,花样比谁都多。
也有被父母骂得不服气的,义正词严地揭露林墨泉的真实面目,又换来了双亲的一顿修理,说他学习不成,心眼也小,不承认旁人的优秀,还说林墨泉玩玩就能写出锦绣文章,更显得他们没用。
于是在他们最血气方刚的那几年,没有几个公子哥是不想揍林墨泉一顿的。
连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也没少被林墨泉影响,总是听教自己的太傅说林墨泉的文章如何有灵气,林墨泉的书画如何意蕴无穷,劝导他也勤勉读书,学有所成。
虽然面上总是笑着,连连承认太傅说的都对,但是总是这么被林墨泉压着,与他做对比,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快。
这些不快都在林墨泉弱冠之后得到了解脱,那些夫子口中“为往圣继绝学”,将来定能做出一番成绩的才子,一夜之间变得叛逆起来,拒绝了侯爷给他安排好的婚事,同一个不入流的商户的女儿私奔了。
至此之后,林墨泉一改文人习气,满身都是一股子铜臭味,扬言自己写诗作画都是为了孔方兄,谁出价高就为谁作文,谁给的钱多就画的精致。
那些被林墨泉打压了十几年的世家子可算找到了出气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