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在那一瞬间无声滑落,整整一个月压抑的情绪在那个糖纸摊开的一秒涌上来。他没有哭出声,只是轻轻咬住下唇,肩膀一抖一抖。
白羽昊什麽也没问,只是坐下,靠着他,一起吃糖,一起让影子落在地上。
从那天起,他才一点点地,重新学会呼x1、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学会信任。
只是那段空白,永远留在他心底——像某种起点,像一座埋在童年深处的暗礁,日後只要心海起风,就会微微作痛。
--------------------------------------------------------------------------
那年夏天,沈昭七岁。
他刚历经一场令所有大人震动的意外:与白羽昊私自出游,导致白在山区失联两天,失温脱水、险些丧命。
事件过後,社福与医疗系统先後介入调查与评估。沈昭被贴上「创伤X高敏感儿童」标签,并在学校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压抑与社交退缩倾向,还有一次发生解离型惊恐发作,双眼发直、语言迟钝、不记得自己是谁。
作为父母,他们无法忽视那份诊断报告上冰冷而残酷的句子:
「个T具备潜在解离X防卫倾向,若未适当引导,未来有高度机率出现人格不稳、情绪崩溃、过度内化与自我伤害倾向。」
但作为镜面计画的核心设计者与顾问——这一切更像是一记预言的自我应验。
---
沈致平,当时是心理部主管,亦是「镜面计画」的总设计者之一。原本,这套系统是他为了「应对高风险群T与战术人员」所研拟的心理稳定训练架构,包含模组化情绪重组、人格强化、防崩溃训练三阶段。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亲生儿子会成为那份候选样本。
但七岁事件後,他失眠整整一周。
他在办公室里一遍遍重读镜面计画的基础理论草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