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毒品发展更快,产量大幅度上升。
其“王都”万欣德镇,一时商贾云集,八方聚会。
缅甸、泰国、老挝的人自不必说,凡是到泰国旅行的人都可前去“游览”许多外国毒品贩子便乘机把毒品夹带出去。
同时,坤沙还利用泰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与西方国家关系密切等有利条件,把毒品改由曼谷出口。
因此,曼谷便取代西贡而成为东南亚的“毒品之都”致使泰国毒品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对泰国政府的批评纷至沓来。
想当年,江萨上将为坤沙释放而辛劳奔波,殊不知却“养虎为患”坤沙集团在泰国境内的贩毒活动,引起了泰国政府的极大忧虑和不安。
为了把坤沙集团驱逐出泰国国境,泰国政府曾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1978年2月,300余名泰、缅军队乘美国提供的直升飞机对“金三角”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扫荡;1982年7月,泰国政府拨出50万株泰币(折合2。
5万美元)悬赏坤沙的头颅;同年10月,正当炳·延素拉暖总理在美国访问期间,泰国军警组织特遣队深入万欣德镇擒拿坤沙,但未捉住。
后来,泰国军警又搜查了坤沙在曼谷的住家,也未能发现坤沙的踪影。
特别是1982年1月21日。
在美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泰国军队出动重兵,一举占领了坤沙集团的老剿——万欣德镇,将坤沙贩毒集团主力赶进北部梁山。
然而,坤沙集团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他指挥部下抵抗了一阵之后,撤出万欣德镇。
然后派出小股武装和泰国军警打起麻雀战来。
1月26日清晨,坤沙部队从缅泰边境大其力镇过河袭击夜赛县和液湛市的警察署和泰化农民银行,打死一名警察和4名平民,烧毁汽车5辆;1月28日上午,坤沙兵烧毁8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后,又闯入邻近村庄洗劫农户,使得清莱府的夜赛和夜庄两地的居民纷纷关闭门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