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自讨没趣,摸着后脑勺没话找话:“将军,您最好的就是枪法,最近几年都看不到您用长枪,太可惜了。”
萧燧停下动作,摸了摸心爱的长枪,苦笑:“我练的是正经枪骑兵的刺敌方法,枪出,要么敌人死要么我死。现在不好再用了。”
正统的枪骑兵面对敌人,胜负只在一线间,完全由双方的实力决定,没有反悔的机会。可萧燧太强了,每一次出枪,与他迎面而来的敌人都会留下这条命。
如果是一开始争夺城池的死斗,萧燧消灭敌人没有一点错误,可随着夏王的势力范围扩大,死在萧燧手下的战将越来越多,压下战将们亲眷的反对声音就越来越艰难。
让被占领土地的高门归心成了压在夏王头上的一个难题。
谁会喜欢给自己找事的人呢?
夏王没勇气把迁移当地名门,就把气撒在萧燧身上,直接命令他换了上战场使用的兵器。
萧燧那时候也渐渐长大,原本趁手的长枪对他来说太轻了,顺势换了长刀。再破城的时候,尽量不杀首领,而是用刀背把人拍晕。
“去射靶子,二百步,中五十箭。”萧燧重新捏紧长枪,一抬眼对上刘虎嬉皮笑脸的神情,直接布置任务,把他支走。
院后空地重新恢复安静,只剩下萧燧突刺时候长枪与空气摩擦的声响和刘虎“又没射中”的抱怨。
春日将尽的时候,一行人离开洛阳;返回洛阳城的时候,距离中秋节已经没几天了。
洛阳城门大开,街上商铺林立,铺面大门敞开,一派热闹景象。
姜南风看看人来人往的街道,再看看带着浑身彪悍杀气的亲兵直接走进城中,立刻引起骚乱的萧燧,在心里叹了口气。
真是实心眼的傻孩子,到现在还没明白夏王第一时间把他支开的真正目的呢。
——带着兵刀的将军才是最容易在战乱时期在百姓树立起“君王”形象的人,当萧燧为夏国奉献超过半数国土的时候,他就不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