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很大变化。方导作为电影人是这个巨变时代的缩影。
港圈自己是能意识到的,《十二生肖》就是里程碑:大陆反过来用他的团队他的人,港地的成家班在旁边学,最终拍所谓的新式“港片”,大哥成来给作搭。
因此第32届港地电影金像奖也是风向标,它的最终奖项不仅仅是《十二生肖》一部电影那么简单,它反映的是港圈对于这种“新常态”的接受程度。
是接受现实,还是继续保守?
金庸创立的《明报》以高质量的新闻报导、评论和分析而闻名。2月5日,本届金像奖提名名单出炉后,《明报》注意到这个问题:和入榜的《十二生肖》比起来,其他电影简直不在一个层次。
论及青年电影人,不论是做导演的杜文泽、还是做演员的谢逼王、余纹乐等人,实在没有一个能和方沂相提并论的。
你花了半辈子专精搞事业,结果不如别人随便搞的支线?
而且不仅仅是方沂,其实仅就共和时代的另外俩导演:郭凡和陆阳,诺大的港地青年影人,有谁能说我比他们强?
靠几百万票房的咸湿片吗?
唯一原汁原味,也是稍有竞争力的《寒战》当然不错,港人给了这片很高的荣誉,给了破纪录的足足十多个提名,比《十二生肖》还多,然而放在神仙打架的十年前二十年前,它真的有那么优秀?
《寒战》剧情和名字一样,它是部两派人马争夺权力,而背后又有多方势力影响,局势错综复杂的片子。
《明报》巧妙的结合《寒战》电影的名字,发表社评:
“港地对于内地电影的不断扶持,内地电影业已经蓬勃腾飞,羽翼已丰,无论制作投资和院线银幕数量已是港方不可匹敌,加上合拍片的大跌身价,两地电影业间的局势此刻也显得格外微妙,若用‘寒战’来形容这一届金像奖,居然极为贴切。”
“预计在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的颁奖典礼,汇集过去、现在和未来两岸三地优秀影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