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也跟着母亲一起去,她已经能自己骑在马上,我送给她一匹白色小马,她一副很兴奋的样子,似乎还不能理解战争是什么,对她来说这种生活也许就像一次轻松的旅行。
这些开拔费用需要竹山县先垫付,总共需要3千多两白银,县粮仓拨付3个月的口粮,以后再请朝廷核销,县库存银有所不足,不免又要动用兵丁去富户那里恐吓吵闹一番让他们助饷,再向百姓摊牌一些钱粮,竹山营以后每月还需要花费1千多两(曾国藩计算绿营每千人出省作战1个月需要耗资7千两白银,这个明显高估,但可以做参考)。
9月竹山营准备完毕,前往郧阳接受了陈总兵巡阅,其他各营也陆续集结,出征前全体将佐官员都要到关帝庙和岳王庙焚香祭祀,祈祷战事能获得胜利。
竹山营共有骑兵50人,其中15人披挂盔甲,各带弓箭,马刀。
步兵197人,75人使用鸟铳,30人步射弓箭,92人使用长矛,其中披甲25人。
千总,把总,效力武举人各自骑马配战刀,弓箭。
10月郧阳镇进驻巴东,向重庆府派出哨探游骑,并多次在贼兵辖区纵火,引诱吴三桂贼兵出战,贼人兵少,只敢凭墙坚守。
12月陈总兵命我部向前深入黔北,此时王辅臣在西北造反,仍在四川作战的官军全部后撤,但也在此时,抚台大人收到求援信,原来贵州文武大员全都跟随吴三桂造反,但在川东和贵州北部交界地带仍有几个卫所的卫百总不肯跟随吴三桂,他们已经聚了7,8百人结营自保,吴三桂贼军主力都在湖南和四川暂时不会去剿灭他们,这些人派来信使希望朝廷能派出一些援军,并得到一些军械,他们粮草充足,但武器有所缺乏,附近虽无吴三桂贼兵,但贵州的土司苗蛮都接了吴三桂伪授的官职,时常侵扰,抚台大人感其忠义可嘉,让郧阳镇派出一营兵马前往,并拨付鸟枪100杆,虎蹲炮2门,火药500斤,战刀300口,长枪500支,稻米50石,白银2千两,铜钱1万贯一同送去。
-->>(第6/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