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才刚几天,我便对这些字字画画大感头痛,所幸发现大公子对修道甚感兴趣,居然藏有不少道家典籍,至少在这方面,我与他算是有相通之处吧?除此之外,全是麻烦!有时我翻看着他的东西,便会揣测,这大公子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对官家子弟全无印象,唯一可凭藉的便是那日齐管家的话,甚么「颇具才气,脾性虽有些涓狂古怪,却颇得贾似道和胡氏喜欢」呀,甚么「诗书琴画,无所不通」呀,而小莹呢,却说他是个「好人」,他奶奶的,「好人」是个甚么样?几日下来,我凭着耳力过人,时常偷听丫鬟们私下说话,渐渐获知越来越多关於贾府的事儿和大公子的为人处世,再模仿书中所写的才子,在心目勾勒出大公子的影像来。
我举方步,我摇羽扇,我仰头望空——好像天上有轮月亮的样子,我还将衣袍半敞,作出涓狂不鞍的架式。
看得小菁连连皱眉,我听她私下跟小姐妹们议论:「你们看公子近来是不是有些古怪?」「是啊,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天这么凉了,还摇扇儿。
」「他最懒不过的了,居然成天翻书看画。
」「脾性也变了许多,好多天没再作怪了。
」「嘘……看来病还没大好,大家小心陪着点罢!」……我听了个满头冷汗,原来我是破绽百出呀!恰在我私下琢磨出来的「好人才子」阵脚大乱之际,外头临安「高氏」绣坊突然让人送来了一方纶巾,说是早就定制好的,今日依期送来。
我忙喊来小菁:「你替我打发了罢。
」取了卷书,留神旁观,我从未使过银钱,正好留意货价。
「甚么价?」小菁忽闪着聪慧明亮的大眼,移步过来。
来人黄面嘿笑,瞅我一眼,却并不急着说价,小菁在一旁皱眉候着。
待他裂开黄牙,弓腰陪笑道:「纹银五十」。
站在门口的小萍竟一阵风沖了进来,叉腰斥道:「喂,你是来抢钱的吗?!」我近日已知道些规矩,当即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